在中国传统文明中,工夫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和节拍,其中“三伏”与“三九”便是两个重要的工夫节点。它们不只代表着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时段,还包含着丰厚的养生智慧。那么关于三伏三九是什么意思呢?明天我们就一同来看看吧!
三伏三九是什么意思
1、三伏
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,普通呈现在每年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。它分为初伏、中伏和末伏,初伏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,中伏是第四个庚日,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。由于夏至与第一个庚日之间的天数每年不同,所以三伏天的详细日期也会有所变化。
2、三九
三九则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,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。这是中国传统农历年中的某一时段,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分。人们常说“冷在三九”,指的就是这个时段。
三伏养生要点
1、不熬夜
坚持充足的睡眠,防止气血缺乏。
2、忌湿气
留意祛湿,避免干冷之邪侵入人体。
3、饮食油腻
防止食用过多清淡、辛辣、生冷的食物,多吃蔬菜水果和粥类。
4、适当运动
选择在凉快的时段停止过度运动,如游泳、漫步等,防止在低温时段外出。
5、补充水分
三伏天出汗较多,人体水分流失快,应及时补充水分,坚持身体水分均衡。建议每天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,可以过量饮用一些清热解暑的饮品,如绿豆汤、酸梅汤、菊花茶等,但要防止饮用过多冷饮,以免损伤脾胃。
三九养生要点
1、早睡晚起
包管充足的睡眠,尽量在子时前入睡,晚上等候阳光呈现再外出。
2、保暖防寒
留意头部、背部、脖子、肩膀、腰部、膝盖和脚的保暖,防止受寒引发疾病。
3、室内温度适合
室内温度控制在18-24度,防止温差过大,诱发心脑血管疾病。
4、合理饮食
夏季是进补的好机遇,三九天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,如羊肉、牛肉、鸡肉、核桃、黑芝麻、黑豆等,这些食物具有温阳益气、补肾填精的作用,有助于加强身体的抵抗力。
5、适当运动
防止晨练,选择在太阳出来后或下午三四点停止过度运动,如太极拳、瑜伽、漫步等。
“三伏”和“三九”是西医养生中的重要时期,各有其共同的养生要点。三伏天养生重在不熬夜、忌湿气、饮食油腻、适当运动、补充水分,而三九天养生则重在早睡晚起、保暖防寒、室内温度适合、合理饮食、适当运动。